Anna 謝謝你來分享我的美麗~
邊聽好聽的音樂邊欣賞文章喔..
▲科隆大教堂
2009年我的人生才開始...
為了補償自己過去人生十幾年崎嶇不平路之苦
我開始規劃了未來10年的旅遊大計...
為何十年呢?...因為人生目前對我而言...
不在乎活的多久...重要的是要活的精彩...
過去的人生...深深讓我体會到..很多夢想事...不及時去做...之後就會後悔
過去的我..已因故...在等待中..不斷流失我的生命..
為了別人..失去自我...也失去其他很多..
所以...現在的我已不想人生再有何遺憾...
我要確實去執行我未來人生所想要的..
~ 不怕慢..只怕站 ~
即然老天讓我有機會再重新開始重生..
那我就要好像不曾活過不曾愛過一樣的..
盡情熱情的去擁抱我的生命...
去想去說去聽去做我所想要喜愛的一切一切...
為人生留下豐富的色彩...^^
人生為何而來....?
在我人生遇困境時...我不斷的問自己這句...
漸漸的...我很清楚的找到了未來方向..
因為堅定的理念信念....所以也讓我一次次渡過了難關...
當然每個人所生所遇都不同...都會有自己心中的答案...
只要自己清楚不後悔不遺憾就好了... 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...責無旁貸..
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...去做就對了...
人生有捨有得...
當你踏在你所想要的路上....你就是幸福的了...
一切都要感恩惜福....^^
重生後的第一次國外旅遊...
我就選擇了...我最愛的歐洲...
當我看著旅遊資訊時...內心是非常澎湃激動的...
內心告訴自己...現在起一切都會很美好很美麗...
看了看...好想每個國度都去喔...
恨不得離職..歐洲自助遊個一年...(但當然不可能t 呵呵)
最後決定來個大補帖..."荷德比法10日遊"
先去重點探景...以後有機會再去深度旅遊囉...呵呵
那現在就來開始和我一起遊歐洲吧...
(我沒有按照日期順序來編寫文章喔...一切隨意^^)
PS.因為我是去年才開始學攝影及寫blog的..
所以之前照片都拍的很隨意(好可惜喔>,<)也請見諒囉^^
今天先來介紹~德國行程...
景點有:
1.西半部萊茵河畔的重鎮~科隆大教堂..
2.遊船欣賞萊茵河畔...
3.美食:德國豬腳餐(正宗的喔)
先來長知識一下囉..(也不能光玩嘛 是吧..^^)
有時聽這些歷史由來故事..其實是蠻有趣的呢..^^
▼科隆的歷史
科隆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城市,它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,它建城於羅馬時代,
當時的名字為「克勞蒂亞·阿格里皮娜的殖民地」(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),
這個名字來自於羅馬皇后小阿格里皮娜,她是在萊茵河畔誕生的。
公元50年當時的居民點被提升為城市,成為羅馬帝國下日爾曼尼亞省的省會
科隆市總面積為405.15平方公里(其中萊茵河左岸230.25平方公里,右岸174.87平方公里
科隆是德國人口第四多的城市,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,萊茵地區的經濟文化和歷史中心。
科隆位於萊茵河流出中部山脈進入北德和荷蘭低地前,一個被稱為「科隆彎」的谷地中.
萊茵河是歐洲南北交通的一條重要水道。
科隆靠著萊茵河帶來巨大的財富.
科隆今天是德國鐵路交通最繁忙的樞紐。它的內河港口是歐洲最重要的內河港口之一。
它還是一個文化中心,尤其是創造藝術的一個中心。
它的狂歡節非常有名,此外它還是許多協會的駐地。
科隆還以當地的「科隆啤酒」(Kölsch)聞名,Kölsch也是科隆方言,
一句笑話說Kölsch是世界上唯一能喝的語言。
科隆是德國最大的大學城之一
科隆在這方面歷史悠長,很長時間以來科隆是德國同性戀運動的重要陣地~
(文取網路.想要更了解其歷史文化..可自行"姑狗"維基百科囉^^)
▼ 科隆大教堂的故事...
科隆主教座堂(Kölner Dom,全名Hohe Domkirche St. Peter und Maria),
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,它是科隆市毫無爭議的標誌性建築物。
157米高的鐘樓使得它成為德國第二(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主教座堂)
、世界第三高的教堂,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德式教堂
▼前身
根據考古發現,教堂原址在羅馬帝國佔領時期是普通民居.
從公元4世紀末或5世紀初起,在這個位置上開始建起了小規模的教堂。
之後教堂不斷擴建和改建,直到873年9月27日老教堂正式落成——
今日科隆主教座堂的前身。
▼建造
1164年,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將原存放於米蘭主教教堂的「三王聖龕」
(存放東方三博士的遺骨)贈給科隆大主教Rainald von Dassel。
由此,各地來科隆朝聖的信徒驟增,原先的老教堂難以承受。1225年開始,建造新教堂的計劃提上日程。
1248年8月15日,新教堂在科隆大主教Konrad von Hochstaden的主持下開土動工。
建築為哥德式,由建築師Gerhard von Rile以法國亞眠的主教座堂為藍本設計。
之後建造工程時斷時續,1560年因為資金原因完全停工。
於是,未完工的主教座堂統治了科隆的城市輪廓線300多年
直到19世紀初,隨著德意志民族意識的覺醒,
作為德國統一象徵的科隆主教座堂獲得了越來越重要的意義。
另外,當時盛行德國的浪漫主義風氣使得人們對中世紀重新感興趣,
教堂的最終完工也再次獲得機遇.
▼教堂正門
主要入口上的浮雕
▼完工後的歷史
科隆主教座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相當程度的損壞,被炮彈擊中共約70次。
尤其是北塔塔基,在戰後的幾十年里都依靠臨時的磚結構加固才逃脫倒塌的命運~
▼它從13世紀中起建,工程時斷時續,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,
耗時超過600年,直到今日仍然修繕工程不斷~
★ 藝術史專家認為它完美地結合了所有中世紀哥德式建築和裝飾元素,
(2004年科隆主教座堂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,2006年脫離該名錄)。
這是正門後面另一個角度的造型設計.. 也很壯觀 ^^
★在中世紀科隆成為德國一個重要的教會、藝術和教育中心。
科隆大教堂是歐洲北部最大的哥德式教堂。
今天它是一個文化中心,室內有許多博物館、畫廊、藝術展覽。
科隆的藝術和音樂界也非常活躍
它至今仍是德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:
2001年有5百萬遊客參觀了這座教堂,2004年達到了6百萬。
真的好壯觀喔..^^
可惜那時還沒學攝影(沒超廣角鏡拍攝)不然一定很讚^^
▼旁邊就有Hotel 可入住...太讚了吧..^^
在歐洲飯店的特色就是很多都有戶外咖啡座(台灣就沒有)
想想坐在那而優閒喝著咖啡.近看著這獨具歷史故事雄偉的大教堂
真的別有一番獨特的滋味呢..^^
▼教堂內部
有104個座位,具中世紀晚期風格的唱詩台是德國最大的,
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各有一個預留給教宗和皇帝的座位。
祭壇里鍍金的三王聖龕裝飾精美,由於內部存放了被認為是屬於東方三博士的遺骨,
這個祭壇因為被認為是西方最重要的祭壇。教堂內的彩繪玻璃也遠近聞名。
▼ 教堂中殿,高達43米,坐位超過5500個,左上方為管風琴之一
▼著名的窗畫
教堂內的彩繪玻璃也遠近聞名。
★教堂頂上一共安置了12口鐘。最早的是3.4噸重的三王鐘(Dreikönigenglocke),
鑄造於1418年,安裝於1437年(後來三次重新鑄造,最近一次於1880年)。
之後是重達10噸的"Pretiosa"(當時西方最大的鐘)和4.3噸重的"Speciosa",
而教堂內目前最大的鐘是聖彼得鍾,重達24噸,直徑3.22米,安裝於1924年
▼教堂旁全是排班的賓士計車程
真的是眼界開...很多都不足為奇了..人生也會更豁達了^^
參觀完也了解了哥德式建築的科隆大教堂全盛時期天主教的
發展文化和裕之後..前往浪漫的萊茵河谷區
途中先來到了科隆火車站.
▼ 科隆中心火車站是德國西部的鐵路樞紐。
從這裡有通向各地的火車,比如特里爾、阿亨、巴黎、門興格拉德巴赫、諾伊斯、
杜塞道夫、伍泊塔爾、錫根、法蘭克福,沿萊茵河兩岸各有一條南下的鐵路。
這對自住旅行者來說..是個很好又方便的一個交通工具喔..^^
▼科隆市街景